你好,欢迎来到深圳生活网!

百城房价连续两月上涨 深圳涨6.5%居首

时间:2015-07-05信息来源:互联网 点击:

今天上午,记者从中国指数研究院[微博]获悉,6月份,全国100个城市(新建)住宅平均价格为10628元/平方米,环比上涨0.56%,涨幅较上月扩大0.11个百分点,连涨两个月。此外,上半年土地出让金与去年同期相比,减少35%左右。

百城房价连涨两个月

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对100个城市新建住宅的全样本调查数据,2015年6月,全国100个城市(新建)住宅平均价格为10628元/平方米,环比上涨0.56%,涨幅较上月扩大0.11个百分点,连涨两个月。

根据百城价格指数对北京、上海等十大城市住宅的全样本调查数据显示,2015年6月十大城市住宅均价为19357元/平方米,环比上涨1.09%,涨幅较上月扩大0.10个百分点。

十大城市中,重庆(主城区)、广州环比下跌,其余城市均上涨。具体来看,深圳上涨6.58%,居首位。

二手房方面,6月,十大城市主城区二手住宅样本平均价格为27461元/平方米,环比上涨2.03%。十大城市中,除重庆环比下跌外,其余城市均上涨。

分析政策刺激致楼市升温

中国指数研究院分析认为,货币政策方面,央行[微博]决定自2015年6月28日起有针对性地对金融机构实施定向降准,同时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(6.2017,0.0007,0.01%)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,意在提振实体经济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,并将进一步充裕房地产市场的资金面。

其他政策方面,中央及地方继续释放稳定楼市信号,多种方式调整、放松住房公积金政策;供求方面,随着各类政策效应的累积,市场需求继续释放,成交加速回暖,并带动各地供应量持续放大。

分析显示,整体来看,6月楼市延续升温态势,百城价格指数继续上涨,环比涨幅扩大,同比跌幅继续收窄。

卖地收入:7个城市下降幅度较大

法晚记者从中国指数研究院获悉,上半年的房价虽然先跌后涨,但是卖地收入却在减少。10个城市中只有三个城市卖地收入增加。

法晚记者梳理发现,今年上半年卖地收入前十名的城市中,与去年相比,仅有3个城市的卖地收入有所增加,而且只是微涨,分别是上海、济南和武汉。

其余7个城市则下降,下降幅度较大,比如杭州,下降幅度最大,下降达六成多,也就是说,今年上半年的卖地收入仅为去年同期的三成多。

北京和天津下降幅度也比较大,下降幅度近五成。

卖地收入:上海收入超680亿排第一

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,2015年上半年,上海卖地收入排名全国第一,收入超680亿元。

6月3日,上海推出多幅土地,多家房企争抢。据监控数据显示,上海在6月的第一场土地拍卖中,一共出让了4幅地块,共取得121.3亿元土地出让金。

各项利好加上正值旺季,业内外对房地产行业的期望日益增加。上海市场去年四季度逐步企稳复苏,房价在年底止跌,今年4、5月大幅回暖进入上升通道,中高端改善需求在政策刺激下不断释放。

北京已超600亿排名第二。而每年占据榜单前五位的杭州,此次则跌到了第十名。

今年上半年与去年上半年10城土地出让金对比

城市2015年上半年土地出让金(万元)2014年上半年土地出让金(万元)

上海6803004.006643000.95

北京6031193.2911152048.20

重庆3957453.446559832.72

广州2903089.004076344.00

天津2468735.724774494.00

成都2458210.152756089.99

济南2337781.782286318.82

苏州2308779.493633744.72

武汉2294759.712140301.00

杭州2063221.665917493.46

土地出让金(万元)

深圳827142.00保定454041.71厦门1206983.85邯郸139578.49上海6803004.00

太原697656.28昆山130214.51郑州2161005.53

合肥1358925.63西宁138132.62

未来

房价延续上涨趋势

展望未来,中国指数研究院认为,央行年内第三次降息降准,将进一步降低购房成本、推动需求平稳释放、助力市场加速回暖。随着楼市成交回升,一线及部分热点二线城市库存压力将进一步减轻,房价将延续上涨趋势;而库存水平高的城市仍然面临较大的去化压力,“以价换量”仍是其未来市场的主基调,房价将保持相对平稳。

在多重利好政策的促进下,房市将出现复苏,而开发企业在拿地方面也将提高积极性,二季度土地市场将有所复苏。

专家释疑

供应减少是土地收入减少主要原因

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,供应减少是上述主要城市土地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,“包括北上深广等主要城市在内,虽然上半年也出现一些高价地块,但因为挂牌土地总体减少,造成土地出让收入整体锐减。”

在国家宏观调控下,今年多个城市的土地供应开始收紧。今年3月27日,国土资源部、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了《关于优化2015年住房及用地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》,文件明确要求各地合理安排住房及其用地供应规模,优化住房及用地供应结构,在楼市高库存地区,减少住宅用地供应量直至暂停计划供应。

5月17日,《关于下达〈2015年全国土地利用计划〉的通知》印发,要求各地区别对待、有保有压,合理安排建设用地计划指标,促进区域、城乡、产业协调发展。

上述两个文件出台之后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南京、成都、厦门等多地公布了2015年土地供应计划,多个城市的土地供应计划整体“瘦身”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三个一线城市的降幅均超过20%,其中北京计划供应居住用地仅1200公顷,同比下降了27.27%,创下了近几年土地供应的新低。

今年前五个月北京仅新增土地供应26宗,创2009年以来同期新低。“从未来预期看,北京、上海等城市待售土地并不多,特别是北京,目前挂牌的只有12宗远郊区土地,处于历史最低规模。”张大伟说。

张大伟认为,目前一线城市平均楼面价达到了每平方米8254元,住宅类楼面价每平方米也在万元以上,这是2014年一季度以来的最高值。事实上,即使楼面价接近或者超过房价已经成为一线城市土地市场的新常态,但房企对一、二线城市土地的追逐仍旧很激烈。张大伟称,房企扎堆一、二线城市,在推高地价的同时,明显也在酝酿风险。


(编辑:admin)
文章热词: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