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好,欢迎来到深圳生活网!

海信辟谣裁员3万人 面临业绩增长压力

时间:2024-12-11信息来源:互联网

一则海信裁员3万人的网传消息,将家电巨头海信推至舆论热议的话题中心。

面对甚嚣尘上的裁员传闻,海信火速发布声明进行辟谣称,目前网络流传的关于海信裁员的相关数据信息,均为不实猜测。海信表示,和大多数企业一样,其会根据企业业绩和个人绩效在年末进行适度调整,且近半年来公司仍在持续招聘。

回顾海信的发展,颇具传奇色彩,其前身为创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青岛无线电二厂。从生产半导体收音机起步,到一步步深度电视产业,再到一次又一次通过资本运作不断拓展业务覆盖面,海信逐步成长为拥有众多品牌和5家上市公司的全球家电巨头。

然而,作为海信旗下两家颇为重要的上市公司,海信视像与海信家电当前均面临业绩增长压力。今年前三季度,海信视像的营收增速放缓,归母净利润更是下滑近两成。而海信家电前三季度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创下了历史新高,但增速却不及上年同期。尤其是在第三季度,海信家电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。

海信3万人失去工作?海信辟谣:不实猜测

天眼查资料显示,海信是特大型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,以数字多媒体技术、 智能信息系统技术、现代通信技术、绿色节能制冷技术、城市智能交通技术等技术为支撑,涵盖多媒体、家电、IT智能信息系统和现代地产的产业格局。

据蓝鲸新闻报道,日前,多位自称为海信员工的人士在网络社交平台发布消息称,“海信集团正面临大规模裁员,员工数量从十一万人减少至八万人,裁员比例可能在20%-30%之间。”另有认证为海信家电员工的网友在社交平台表示,“一半一半,下周会出名单,整体30%,分年前和年后两波。”

蓝鲸新闻就此事向多位海信旗下员工求证,他们均表示有所耳闻,但具体计划与比例并不清楚。其中一位校招员工表示,自己已收到裁员通知,主要针对应届和社招新人,目前其正就补偿方案与公司积极沟通。不过,也有海信的在职员工称,“网上消息过于夸张,具体裁员人数可能没那么多,但是整体来说今年订单要比往年少。”

雷达财经从海信官网了解到,作为国内知名的家电公司,海信集团业务版图之广、品牌影响力之大,均为业界所瞩目。目前,海信集团不仅坐拥海信、东芝电视、容声、gorenje、ASKO等多个知名品牌,还在上海、深圳、香港、东京四地拥有五家上市公司,它们分别是海信视像、海信家电、三电控股、乾照光电和科林电气。

据海信视像、海信家电、乾照光电、科林电气此前发布的财报显示,截至去年末,前述四家公司的在职员工数分别为18038人、56240人、2227人、2888人。另据同花顺iFind显示, 三电控股的员工数为5608人。据此计算,海信集团旗下仅前述几家上市公司的累计员工数便超过8.5万人。

而在今年10月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管理·全球论坛上,海信集团董事长贾少谦更是透露,海信在全球范围内的员工总数已超过10万人,其中外籍员工2.5万人,已初步形成了欧洲、美洲、东盟、中东非、亚太和中国区——全球“5+1”区域中心的研产销一体化布局。

面对网络上引发热议的裁员传闻,12月10日,海信集团品牌部通过海信官博发布一则声明进行回应。声明提到,目前网络流传的关于海信裁员的相关数据信息,均为不实猜测。海信还表示,对一些媒体和自媒体通过刻意夸张裁员数量和比例“博流量”的恶劣行为,其将通过法律途径追究其相关责任。

海信强调,和大多数企业一样,海信也会通过考评机制进行人力资源配置,每年年末会根据企业业绩和个人绩效进行组织和员工的适度调整,“对公司中高层和普通员工一视同仁,各层级有进有出”。

而在此次发布的声明中,海信还透露,其近半年来仍在持续招聘。今年下半年以来,海信不断扩展就业渠道,目前已经招聘了700名以上的2025届大学毕业生。

雷达财经梳理发现,其实这不是海信第一次被裁员传闻所困扰。早在2020年,网络上就曾流传过海信将裁员1万人的消息。彼时,海信集团品牌部也曾出面回应,其表示,网络上已有的关于海信定量裁员的信息,其中数据并不属实。

不过,海信当时虽否认了裁员的规模,但给出了“末位淘汰”的说法。海信在声明中坦言,受全球疫情影响,家电行业国内外市场均出现较大规模下滑。由于海信海外业务收入占集团整体收入已超过40%,经营形势更加严峻。海信集团和所有企业一样,面临渡过难关、保住数万名优秀员工饭碗的艰苦挑战。

为了渡过这次难关,海信集团当时采取高管带头降薪、通过末位淘汰加速员工队伍“优胜劣汰”等措施。海信认为,此举是为了激发全体员工斗志,层层传递压力、提高系统效率,以稳住业绩,且通过逆境锻造更加健康的企业肌体。

(编辑:董子健)
文章热词: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