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好,欢迎来到深圳生活网!

深圳发布三个工作方案 全力提速改善营商环境

时间:2025-03-03信息来源:互联网

  深圳市政府最新发布的《关于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工作方案(2024-2026年)》,聚焦政务服务、法治保障、产业生态三大领域,系统性推出‌政务服务升级、法治保障强化、产业生态优化‌三个专项工作方案。以下从政策要点、创新突破及企业影响三方面深度解读:

  ‌一、政务服务升级:从“高效办”到“无感办”‌

  ‌核心措施‌

  ‌“秒批”再扩容‌

  新增“医疗器械备案”“跨境投资备案”等48项“秒批”事项,企业登记注册全流程压缩至10分钟

  2024年底前实现95%涉企事项“零跑动”,系统自动核验数据来源扩展至海关、税务等12个部门

  ‌“深i企”平台升级‌

  集成政策匹配、融资对接、供应链查询功能,通过AI算法精准推送惠企政策(测试准确率达92%)

  上线“外资企业服务专窗”,提供多语言政策解读和跨境公证“一站式”办理

  ‌政策创新‌

  ‌全国首创“无感续证”‌:对食品经营许可等高频事项,系统自动抓取企业信用记录、纳税数据,符合条件者直接延续许可(预计惠及20万家企业)

  ‌试点“政务元宇宙”‌:通过VR政务大厅实现跨国企业远程实景查勘,已在腾讯、大疆等30家企业测试

  ‌二、法治保障强化:从“事后管”到“事前护”‌

  ‌司法突破‌

  ‌知识产权“快保护”‌

  设立半导体、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预审“绿色通道”,授权周期从18个月缩至6个月

  建立商业秘密保护“负面清单”,明确AI算法、客户名单等12类非公开信息法律边界

  ‌企业合规“柔性监管”‌

  推行“首违不罚”3.0版,对非主观恶意违规且整改到位的企业免除罚款(2023年已减免处罚1.2亿元)

  上线“合规体检”工具,企业输入经营数据即可生成风险预警报告(覆盖劳动法、反垄断等9大领域)

  ‌数据支撑‌

  深圳国际仲裁院2023年受理案件争议金额达1272亿元,其中涉外案件占比41%

  企业涉诉纠纷平均解决周期从286天降至173天,商事调解成功率提升至67%

  ‌三、产业生态优化:从“单点突破”到“系统重构”‌

  ‌产业链攻坚‌

  ‌“20+8”产业集群靶向支持‌

  对智能网联汽车、氢能等赛道实行“链长+链主”双驱动,单个集群最高配套50亿元产业基金

  建立“卡脖子”技术攻关“揭榜险”,政府承担50%研发失败风险(首批开放光刻胶、量子芯片等7个榜单)

  ‌空间保障创新‌

  推行“工业上楼”2.0标准,高层厂房层高提升至6米、荷载增至1.2吨/㎡,适配先进制造业需求

  试点“M0用地弹性出让”,企业可按生产周期灵活选择20-50年使用权年限

  ‌企业案例‌

  ‌大族激光‌:通过“联合竞买”模式联合上下游8家企业拿下龙华地块,建设“激光装备垂直产业链园区”,物流成本降低30%

  ‌香港希玛眼科‌:依托“港澳药械通”政策,在深圳同步使用香港获批的基因治疗设备,临床试验周期缩短6个月

  ‌政策效应预测与挑战‌

  ‌正向影响‌

  据普华永道测算,新政实施后深圳营商环境指数有望从全球第22位跃升至前15位

  预计2024年吸引外资研发中心超30个,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突破42%

  ‌潜在风险‌

  政务服务数据互通存在部门壁垒,市场监管与海关的货物抽检标准尚未统一

  柔性监管可能引发“合规套利”,需建立跨区域企业行为追踪机制
(编辑:董子健)
文章热词:

最新文章